2021年2月12日 农历大年初一 恭迎弥勒菩萨圣诞

弥勒菩萨,佛教八大菩萨之一,弥勒是梵语,意译为慈氏。窥基大师《阿弥陀经疏》:“或言弥勒,此言慈氏。由彼多修慈心,多入慈定,故言慈氏,修慈最胜,名无能胜。”或言阿逸多为姓,弥勒为名。

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,意为无能胜。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,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,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,即竖三世佛之未来佛。

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天内院,因缘成熟时降世人间,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,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众生,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。

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之中,弥勒菩萨造像一般分为两种,一种是天冠弥勒像,即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内院的形象:一面二臂,面带微笑,发髻高束,头戴宝冠,耳戴珍宝耳环,项戴珍宝项链、珍宝璎珞,身披轻柔天衣。右手执莲花,左手拈无忧花,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。

另一种作笑口常开之像,此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,又叫布袋和尚,相传他是弥勒菩萨化身,因此后人塑像供奉。

每年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诞日,之所以有此惯例,是因为相传布袋和尚的诞日是正月初一。

布袋和尚,名曰契此,上契诸佛之理,下契众生之机。五代后梁人,弥勒菩萨应化身。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,最爱游化雪窦,在雪窦寺弘法,雪窦山由此被尊为“弥勒圣地”。

布袋和尚为人笑口常开,体胖腹大,话出无定,寝卧随处,行为类似疯颠。随身行李只布袋一个,禅杖一根,或以仗荷袋,到处行化。见人进食,伸手便乞,所得食物,常纳袋中。
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,他就把布袋放下。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,继续再问,他就立刻提起布袋,头也不回地离去。若还不理会他的意思,就捧腹大笑。有《布袋偈》云:
行也布袋,坐也布袋。 放下布袋,何等自在。
布袋和尚行动怪异,不可思议事迹颇多。每到冬天,常卧雪中,雪不沾身,天欲下雨,便穿潮湿草鞋在村庄急行;若遇天旱,则著高齿木履跑到桥上,竖膝高卧。

梁贞明三年(公元917年),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,将入灭前,说了一偈:
弥勒真弥勒,分身千百亿。 时时示时人,时人自不识。
说完安然坐化。
至此,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,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。不久,有人在别州看见布袋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,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。如今,一走到寺院,在山门前就可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菩萨,笑迎一切众生。

很多寺院的弥勒殿都有这样一幅对联:
大肚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; 开口便笑,笑世间可笑之人。
布袋和尚随口而出之偈语甚多,读之,得益无穷。有人问怎样做才可不堕他人是非,布袋和尚就以偈回答:
是非憎爱世偏多,仔细思量奈我何。 宽却肚皮常忍辱,豁开心地任从他。 若逢知己须依分,纵遇冤家也共和。 要使此心无挂碍,自然证得六波罗。
又有《忍辱偈》:
老拙穿衲袄,淡饭腹中饱。 补破好遮寒,万事随缘了。 有人骂老拙,老拙只说好。 有人打老拙,老拙自睡倒。 涕唾在面上,随他自干了。 他也省力气,我也无烦恼。 这样波罗蜜,便是妙中宝。 若这知消息,何愁道不了。

《插秧诗》:
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。 六根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。
有人问和尚有法号否?布袋和尚又以偈答:
我有一布袋,虚空无挂碍。 打开遍十方,入时观自在。
问大师有行李否?又以偈答曰:
一钵千家饭,孤身万里游。 睹人青眼少,问路白云头。
曾有居士恭请和尚再留斋宿,以尽弟子恭敬之意。翌日一早,大师复书一偈于居士之门上曰:
吾有一躯佛,世人皆不识。 不塑亦不装,不雕亦不刻。 无一块泥土,无一点彩色。 工画画不成,贼偷偷不得。 体相本自然,清净常皎洁。 虽然是一躯,分身千百亿。

笑意盈盈的弥勒菩萨,永远带着满腔欢喜笑对众生:
眼前都是有缘人,相见相亲, 怎不满腔欢喜; 世上尽多难耐事,自作自受, 何妨大肚包容。
《杂宝藏经 》之“无财七施”中有:颜施,以笑颜示人;眼施,以慈目视人。弥勒菩萨的笑颜慈目正为我们做出了榜样。今天是传统新年的第一天,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里,在弥勒菩萨的见证之下发愿:多多向菩萨学习,笑颜示人,慈目视人。多多微笑,福气多多哟!
笑颜慈目,慈悲欢喜!

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!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!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!
|